![]() |
![]() |
文中悟詞 仿詞行文
——聽于永正老師講課有感
張利紅
2010年9月10日至12日,在河南省體育館和學校幾個同事參加了小語改革三十年研究會。與會期間,獲得國家級優質課的教師講了課,我們有幸聆聽了于永正老師執教的《給予樹》,如徐徐清風,沁人心脾。偌大的體育館,洋溢著金秋的燦爛;貋淼慕螘r間里,于老師的每次俯身,每個笑臉,甚至一個眼神,都歷歷在目,讓人回味無窮,F僅就《給予樹》中詞語的教學淺談一點收獲。
一、范寫正形
于老師上課伊始,檢測了學生對“ 并不寬裕、如愿以償”兩個詞語的認讀。只見他蹲下身子,右腿前傾,左腿后蹬,左手扶住活動板,右手高舉過頭頂,一筆一畫地寫下詞語,排列整齊,位置恰當,字號很大,結構勻稱,筆畫舒展。學生被吸引住了,聽課的教師也屏住了呼吸,當時,王慶華老師禁不住高聲贊嘆“于老師的這一蹲把大師的風范表現出來了!蔽业膬刃囊灿幸还烧f不出的涌動。是呀,一位70歲的特級教師,矮下半截身子,讓聽課的40位三年級的學生看清了兩個詞語的板書,也讓觀摩的2000多位教師和與會專家記住了他矮下的背影。最好的指導是示范,他不僅在教學生,也在教我們老師。也許只是短短的幾十秒,彰顯的卻是教學的態度、精神和方法。 二、釋詞授漁
認讀之后,他讓學生說說意思,引導理解“并不寬!睍r,他分層教學:(一)指導兩生說,學生理解為“并不富!,看來自學懂了,但于老師并沒到此為止,結合教材又進行更具體更深入的引導。(二)用文中的事例和具體數字來說說意思,結合匯報板書出“一百、五個、二十”。這樣來解詞,哪個學生又會不懂呢?在理解“如愿以償”時,于老師問“哪個小孩‘如愿以償’呀?”學生一時接不上來,他語重心長地說:“讀書要學會記憶!睂W生匯報后,他又加強了鞏固訓練,“誰把他的話復述一下,要會聽!”通過對詞義的教學,學生明白了:要結合教材內容把詞語理解透徹,也可在傾聽中弄清疑惑,甚至學會了讀書。在教學中,授人以“漁”,迫切之需,這才是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之舉。
三、悟詞得法
詞語在認讀和理解之后,學生是否就體會到用法呢?全國小語會會長崔巒告誡我們,在第二學段,要繼續加強詞語訓練,重點是引導學生體會詞語的表達效果。在接下來的教學中,于老師給予我們更深刻的詮釋。教師先范讀課文,再讓學生模仿練讀,在“讀好”的基礎上,指名朗讀金吉婭的話,說說你聽出了金吉婭的什么,引領學生披文入情,走進金吉婭內心,觸摸人物靈魂。此時此刻,于老師方問“為什么把數字交代這么清楚?”與此一來,“用詞的妙處,把內容寫具體”等寫法學生懂了,它化為一粒種子,深深植入學生心田。此時此刻,我方才理解板書上兩行七個詞語的精妙設計了。
四、仿寫促用
在教學的最后環節,于老師設計了“寫話訓練”,即根據課后要求替小女孩給金吉婭寫封回信,要求運用上板書上的“并不寬裕、一百、五個、二十、四份、八歲”6個詞語,若能用上“如愿以償”則更好,可以額外加分了。在處理時,于老師的兩點做法很好:其一,兩個重點詞中,“如愿以償”可用或不用,降低了難度,而五個數字必須用上,引導學生把內容寫具體,體會重點詞語和數字詞語的照應關系,體會數字詞語表達的效果;其二,大屏給出書信格式,書信的開頭和結尾已寫好,這也是對三年級學生學寫書信必要的扶持,旗幟鮮明地將寫話訓練主旨指向書信內容,在讀寫結合中培養了學生語文能力,學生精彩的匯報也印證了教學的高效。
回顧《給予樹》的教學,于老師立足“并不富!、“如愿以償”等詞語,在范寫、釋義、品悟和運用上下足了功夫,抓語言訓練點,抓方法習得點,抓能力培養點,精煉設計,創新教學,語文課充滿神奇,教學具有無窮魅力。大徳無形,大教無痕,這是為師者永恒追求和絢麗境界!